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名曲赏析 > 【关注】谁在制造“神童”

【关注】谁在制造“神童”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最近几天,山东莱阳第二实验中学14岁初中生李向楠的事迹持续霸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不过“天才神童”的光环并没有停留多久,质疑声便纷至沓来,李向楠所获得的奖项、参加的很多活动被发现查无实据。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新闻稿件由莱阳教育系统宣传员所写,是宣传需要。  

  “神童”遭“扒皮”后,恐怕并没有多少人记恨“14岁的初中生李向楠”。一个孩子即便吹点牛皮,也不是多大的罪过。真正的问题是,成年人在这场漏洞百出的狂欢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第一,家长是否靠神化孩子来急功近利?

  于此,中国古代史上的“神童”基本都沿袭了这个路径。如汉代选官实行乡举里选,于是出名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鉴定神童成为一个专门的行当。想想前些年加分政策“大乱炖”的时候,中高考中的各类小神童也漫天飞,忽而是发明创造大王,忽而是核心期刊专家……总之,牛得很。

  评论员乔幽行表示:“很多家长内心里,有一颗‘望子成龙’又急功近利急不可耐的心,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一样,有出息。这种心愿太急迫,育子之路就可能走偏。说到底,这是一种病,一种崇拜智商的病,崇拜成功的病,更以智力发育为通往成功的惟一路径。从根本上说,这又是一种社会上的畸形成功观在一些家长身上的体现。其观念越偏执,其做法就越偏离。”

  第二,媒体在传扬这则假消息的时候,尽到基本的核实之责了吗?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少年班”热潮之后,神童教育本来有所降温,但在最近几年,神童又在变多变热。其实,真不是神童变多了,而是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把神童的门槛拉低了。例如,2016年河南一个九岁女孩参加高考,总分172分,这个在选择题答题卡上乱蒙都有可能蒙出来的成绩,在河南本地一些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居然将她称之为“神童”。

  要知道,真正能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高考成绩通常要高出一本线100多分,而这个172分的“神童”,则是媒体和教育机构瞄准了普通人神童崇拜的刚需,进行的精准营销。

  这位九岁女孩的父亲,是一家私塾的创办者,他宣称能让80%比例的孩子在十四五岁考上大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超过全国的平均线……在九岁女孩高考新闻爆出后,一些家长还去这家私塾考察,准备将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去。但据调查,这个谎称来自美国的私塾,甚至连合法的办学资质都没有。

  这种营销还有很多,现在一些媒介宣传的育儿方案,常常让人以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每个孩子的成功道路是一样的。这大大忽略了儿童中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事实上,神童可不仅只是比同龄孩子多背了唐诗三百首,比同龄孩子早认了两千字来判断的。鉴别一个孩子是不是神童,通常要通过专家和专门系统的测试才能做出判断。根据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优异儿童约占儿童群体的1%~3%。

  第三,若造假事实板上钉钉,教育部门靠消费神童来自我贴金,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神童、神班、神校……地方教育的造神之力,在教育均衡与均等的路上虽然有所收敛,却始终死性不改。靠神童争面子、靠神话挣资源的规则不变,造假恐怕终难禁绝。    

  当我们为神童而迷醉的时候,真该想想:我们究竟在欢庆什么?今日浩荡辽阔的中国教育,还要靠张灯结彩的“消费神童”来撑场子吗?

  有一个道理是明确的:一个越少神童的时代,才是普通人光芒四射的时代。(查睿 等)



内容来源:《文摘报》 光明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