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名曲赏析 > 为何一夜之间疯传“神童辉”消失20亿往事

为何一夜之间疯传“神童辉”消失20亿往事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1.

最近一直在下面区县出差,而且很多东西之前也都说过了,多说无益,日子总是慢慢会往下走,我们也都会走到千差万别却又似曾相识的终点。

人性虽然复杂,但终归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而群体的共性会大于各自的个性,所以群体的行为更好琢磨,也更能操纵。在看《乌合之众》偶有所得。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的降低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练有力有节奏富有传染力的口号,落到实处,直指人心的共同目标,不断地强化集体守约意识,服从意识,群体才能真正地被死死操纵起来。而对于上层的智囊来说,如何利用这种群体的行为进行渔利,也自然可以预料。

当然,因为不能拓展太多,所以不能引申出去。只想强调的是,群体中的个体智商有时候不如自己独处时高,都说众人走夜路壮胆不怕黑,却也可能集体疯狂失去理性。

2.

1978年,年仅14岁的罗兆辉,孤身来到位于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登上香港最混乱的舞台。彼时的重庆大厦,还未因王家卫的电影而声名大噪。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千租客,杂居在阴暗的楼宇中,蒸腾着最真实的香港味道。1985年,21岁的罗兆辉成为地产经纪。当年,香港楼市一片红火,市民通宵排队购房。罗兆辉发现,这职业简直为他量身订制,他的过人口才让他如鱼得水。仅一年时间,罗兆辉便升至经理之位,公司派他专攻豪宅贵客。坊间流传说,罗兆辉很聪明,托人打听到刘銮雄喜欢古董,于是倾尽积蓄二十多万买古董,送大刘做生日礼物。当年,港人月收入不过两三千港元,对罗兆辉而言,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重要赌局。他赢了。传闻中,大刘对送古董的地产经纪感到好奇,“下次吃饭叫他一起吧。”此后,他又通过刘銮雄认识郑裕彤、杨受成等顶级富豪,人脉越来越广。他成为当时香港最成功的炒房客。1988年,他与人合伙买十个商铺,然后分拆出售,赚了第一桶金,700万港元。此后,他以短线炒房的方式搏杀江湖,财富如滚雪球般增加。27岁,春风得意马蹄疾,整个港九都是他的赌场,一座座楼宇就是他手中的筹码。仅1996年当年,他在刘銮雄、郑裕彤等大亨支持下,接连参与多宗大型交易,总额超33亿。他的身家也一度高达20亿。1997年,香港楼市陷入疯狂,香港人相信“大陆一定会接盘”,不吃饭不买衣服都要供楼,有的楼盘甚至十度转手。罗兆辉决定购入地产公司国际德祥,希望借壳上市,荣升地产超级大佬。此时,因炒房规模过大,罗兆辉公司的物业负担已超20亿,而为买国际德祥,罗兆辉孤注一掷,将东方红公司股票押在银行套现。同时,他还将国际德祥拆分,转售给其他买家,众筹资金。岂料交易过程中香港楼市大跌三成,其他买家纷纷退订,他需要自己补十多亿元完成交易。1997年10月,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让香港楼市股市双双下跌。几乎一夜间,罗兆辉财富蒸发6亿,他坚持买下的国际德祥,更让他财政左支右绌。罗兆辉一夜变为负资产者,欠债3亿港元,终告破产。从常平一路向南,跨越山岭与江湖,在九龙尖沙咀的重庆大厦前,新的一批年轻人正讨论楼市。他们踌躇意满,觉得世界尽在掌握之中。


相信这篇文章,很多人都看见了。却不知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几年,如今的热炒旧文,在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然被炒客炒上天,国家开始重点封堵以消费贷等加杠杆形式入市炒房的时刻,在这个各大商业银行已然将房贷视作不良资产的时刻,究竟想要传达怎样的一个信息?

人若疯狂,神灵难救。愿意打破茫茫大众所带来的安全结界,在自己独处时好好思索,原来来此人世间一遭,学会对生活妥协才是最重要的。我妥协于现在高彪的房价,不愿入市,只求一个自由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