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三岁孩子中进士,宋代盛产神童?

三岁孩子中进士,宋代盛产神童?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点击

央视百家

关注我们


宋代出神童,大家较熟悉的应该是王安石在《伤仲永》文章中所描述的一位叫方仲永的神童。方仲永在5岁的时候,从未认识书写工具的年纪便向父亲讨要笔墨,父亲借了邻居家的给他,他立刻写下一首诗和自己的名字,这首诗在文采、道理方面都很不错,同乡的人对此表示惊奇,有很多人来请方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便没有让方仲永读书,每天拉着他拜访同乡的人。在方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作诗水平已经和他的名声不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方仲永已经“泯然众人矣”了,这便是神童方仲永的结局。

 

宋代神童频频出现,跟当时社会重视神童的培养有关。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唐朝时增加了童子科,专门用于选拔天资聪颖的神童。宋朝建立后,在科举制度中保留了童子科,《宋史·选举志》记载“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其命官、免举无常格”,加之宋朝的文化极度繁荣,通过童子科出现了许多神童。

 


宋代著名的神童蔡伯俙,年仅三岁就参加童子科中了进士。蔡伯俙是福建人,在其两三岁时邻居有个举人的父亲做寿。举人为父亲写了一篇祝寿词,蔡伯俙听过之后就能够背诵出来。这让举人感到很惊讶,建议蔡伯俙的父亲带儿子去参加童子科,于是父亲就背着蔡伯俙到京城去应试。进城时,门监得知父子俩是从福建长途跋涉来京城赴考的,就对蔡伯俙开玩笑说“你骑父作马”,蔡伯俙当即回道“父望子成龙”。蔡伯俙的机智,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据《福清县志》记载,蔡伯俙“四岁(这里指虚岁)应举,赐出身”。后来,宋真宗让蔡伯俙到东宫给太子赵祯做伴读,蔡伯俙后来一生却因过于圆滑,碌碌无为。

在宋代,因为社会环境或者是家庭培育不善,让很多从小聪慧的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作为。不过,宋代也有一些神童,在很小展现了自身的智慧,长大后也有一番作为。

 


真德秀四岁受书,过目成诵;黄庭坚五岁已诵五经,七岁能诗;孔文仲六、七岁能诗;杨亿七岁对客谈论有老城风;晏殊七岁文章敏妙;徐俯七岁能诗,为舅父黄庭坚所器重;寇准八岁能诗;朱熹八岁通孝经;袁枢八、九岁题诗于屏;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能对家人讲《左氏春秋》。这些神童最终又成为一批卓越人才,他们有的成为治国宰辅、朝廷重臣,有的成为名垂史册的学者、诗人。

 

宋代神童是特定的社会条件孕育出来的智慧之果,虽然神童未必都“神”,有些人的才华也只是昙花一现,长大了未必有所作为,但是培育恰当,神童也真的能够一往如初保持智慧,成就一番事业。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历史故事一网打尽!

点击“阅读原文”,看往期完整视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