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幽默的智慧——海顿与“惊愕”

幽默的智慧——海顿与“惊愕”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在很多人眼里,海顿属于一个遥远的时代,当我们惊叹于贝多芬交响乐作品里与命运抗争的悲壮辉煌,沉醉于浪漫主义时期风云骤起、气象万千的交响世界时,往往容易遗忘这位为构筑交响乐世界贡献了巨大力量的“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

作为古典主义全盛时期的三大作曲家之一,海顿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相比于莫扎特和贝多芬来说都显得四平八稳,没有太多戏剧性。他年轻时默默无闻,几经辗转寻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安稳度日,中年时音乐才华日渐显露,开始声名鹊起,晚年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成为名满天下的音乐家。

(海顿 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 第二乐章)


他是一位长寿的音乐家,漫长的音乐生涯横跨了古典主义风格从确立至成熟的几十年,他为多种器乐体裁奠定了基本的框架与规范,尤其是在奏鸣曲、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领域,因此也有人把他称为“器乐之父”。对于同时代的作曲家来说,海顿也有着“父亲”一般的地位,无论是莫扎特还是贝多芬都无法否认海顿对自己音乐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欢迎收听新一期的音乐小品,今天,我们来聊聊海顿的故事。

说到海顿,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的一个绰号“海顿老爹”,这个透着一股慈爱之气的称呼也许能让我们更简明直观地感受海顿的为人以及他整体的音乐风格。据说海顿是一个生性温和、平易近人且不乏幽默感的人,身边的人敬他爱他,所以给他起了“老爹”的外号,就连生性孤傲的莫扎特也如此亲切地称呼他。他的音乐风格更是一如其人,清澈透亮、温和动人,亲切淳朴的旋律不时闪烁着幽默智慧的光芒,如同一位值得依赖父辈。海顿最著名的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就是他睿智与幽默的绝佳展现,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从这部交响曲中感受“海顿老爹”幽默的智慧。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第一乐章


1791年到1795年间,海顿应英国小提琴家扎洛蒙的委托和邀请先后两次访问伦敦,写下了两套共十二部交响曲,统称为“伦敦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是其中的第四部,创作于1791年,“惊愕”的名称来自于作品第二乐章中突然爆发的强音和弦,给人带来的惊吓与错愕。

据说这个突然爆发的强音和弦是海顿在作品中故意埋下的“小心机”,因为他发现音乐会上很多听众在作品演奏到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通常速度比较慢)时容易昏昏欲睡,所以海顿决定用音乐跟这些附庸风雅的“瞌睡虫”们开个小小的玩笑,用一个毫无征兆的强音惊醒那些在音乐会冲盹儿的大人小姐们。作品的第一乐章以一段带有沉思气质的引子开始,随后音乐气质变得活泼欢悦,这种从弱到强的转换也赋予了乐章强烈的戏剧性。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第二乐章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交响曲文献中备受青睐,那个让人“惊愕”的和弦便是现身于这一乐章。小提琴短促而轻柔地奏出C大调的旋律,柔和的音调让当时酒足饭饱的勋贵们昏昏沉沉,就在他们正要睡去时,一记强音爆发,这就是“惊愕”和弦。想象当时演出的场景,那些被惊醒的老爷太太脸上挂着狼狈与不可思议,一些女士甚至被惊吓得尖叫起来,困意全无,而海顿却狡黠一笑,乐队一本正经而又轻松自如地继续音乐演奏……此时,你会不会觉得这个“海顿老爹”真是睿智又可爱。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第三乐章


作品的第三乐章是充满嬉戏趣味的小步舞曲,带有优雅的宫廷气息,旋律美妙,衬托出宏大的舞蹈场面,既有短小而富于效果的复调段落,又有精致优雅,令人极富满足感的三声中部。整个音乐充满欢歌笑语,余韵久久回荡。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第四乐章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一个活跃的快板乐章,音乐情绪激昂向上,兴高采烈,音乐传递出了乐观情绪和无穷尽的活力,情感真挚,形式精湛。

 

作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主要代表,海顿的音乐显示出了严谨规范的特质,他的作品没有上天入地的起伏,却有着最为诚恳的表达,每一种情绪都展现得极有分寸,让人觉得那么亲切妥帖,形式简洁、富于效果。在喧闹时代中,海顿的音乐像一股清泉,也像一句亲切的召唤,他仿佛在说:“来吧,坐下来感受这质朴的优美。”

音频主播:廖婉毓

封面图片:王润靖

本期内容:廖婉毓

页面排版:杨   柯


国 家 大 剧 院 · 古 典 音 乐 频 道

「听音乐精品·看经典视频」

订阅号:gdyypd

手机、平板客户端:大剧院古典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好音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