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这些古代神通长大了都怎么样了?

这些古代神通长大了都怎么样了?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中国古代不乏神童,史书中记载五岁作诗、七岁属文的也大有人在,然而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的却凤毛麟角。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状呢,难道神童真的逃不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魔咒吗?




我们现在认识下这就话的主人公——孔融。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我们不陌生,了解他一般都是从“孔融让梨”的故事开始的。


《世说新语》引注《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不愧为孔子之后,年仅四岁的孔融就对礼法稔熟于心,长幼有序、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度正是儒家礼法所极力推崇的,所以见到小小年纪的孔融作出让梨的举动,“由是宗族奇之”。



六年后,十岁的孔融觉得仅仅是让族人啧啧称奇已经不能满足了,于是跑到首都去搏出位了。


当时洛阳城住着一位非常有名的名士,名叫李膺(字元礼,任司隶校尉),由于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李府的看门人除亲朋好久和当世名士来拜会外,一律不予禀报。


年仅十岁且又不与李家沾亲带故的孔融,自然是在不予通报的行列,但孔融却对看门人说:“我跟李府君(李膺)是亲朋。”看门人不敢怠慢,便让他进来了。

李膺见到孔融后,并不认识这个小子,便问:“您和我是哪里论的亲戚?”


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仲尼与您的祖先李伯阳(即老子)是师生关系(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情),这样看来咱们两家是老世交了。”



闻听此言,李膺和在座的无不拍手称奇。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想过,这么算的话咱们不是亲朋就是世交了——都是炎黄子孙嘛。


太中大夫陈韪来的比较晚,席间听说了孔融之前的事迹点评道:“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未必能成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刻回敬道:“估计您小时候一定特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故事的最后《世说新语》记载:“韪大踧踖”,意思就是陈韪听了之后很囧很囧。



少年孔融可是说是懂礼有节、能言善辩,可他成年后行品德和言行,可谓正中“大未必佳”的预言。


孔融曾表示,父母没什么可孝顺的,母亲就好比盛东西的容器,东西出来了就和容器没什么关系了;父亲就更加不需要孝顺,因为父亲生孩子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而已。



这样的言论及时是放到如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也足够令人发指,何况是东汉年间,何况抛出此番言论的人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




同样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提供事迹支持的人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字濬冲,魏晋时期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王戎出身赫赫有名的琅玡王氏,自幼聪慧,《晋书》上多有记载。


王戎六七岁时,曾经到宣武场参加庙会,这时有一只老虎在笼子中大吼,吓得众人四散逃跑,唯独王戎面不改色,纹丝不动。在古代处变不惊是一种特别优秀的气质,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是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范仲淹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同样的意思。所以看到此情此景的魏明帝曹叡也不禁对小王戎的胆识称奇。



不仅有胆识,年少的王戎更有超乎其年龄的判断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晋书》还记载了一段王戎儿时的故事,王戎和一群小伙伴在道路边玩耍,看到路旁的李子树结满了果实(李子、枣子等水果在古代被当作蔬菜或主食食用)。其他小伙伴们纷纷上前准备摘书上的李子吃,唯独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王戎回答道:“这颗李子树生长在人来人往的道路边上,且又结满果实,本身就很矛盾,这李子一定是苦的。”果不其然,去采李子的小伙伴吃到的都是苦李。



自身聪慧再加上琅琊王氏的资源,王戎成材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上跻身竹林七贤之一,但泽然君将其归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主要是考虑王戎这个人实在太抠门了。


《世说新语》是一本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的书,其中有一个章节叫做“俭啬”,收录记载了九则关于吝啬的故事,其中四则是关于王戎的。可以说王戎占据了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抠门的半壁江山,堪称中国版葛朗台。


首先,王戎与葛朗台爱好相同,最喜欢点钱的感觉,《世说新语》记载,夫妻二人经常在大半夜点上烛光,清点钱款、契约和账簿。



其次,王戎是一个“随份子”恐惧症患者,对于红色炸弹王戎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王戎侄子结婚,他随的份子竟然只是一件T恤衫,不知道他这个做长辈的怎么拿得出手。侄子看到这样的贺礼肯定面露难色,王戎一见侄子不喜欢便将汗衫又要了回去。。。


对侄子如此,对自己的亲闺女也是一样抠门。王戎女儿结婚时,曾向娘家借了钱。结果女儿回娘家时,王戎就没给过好脸色,直到女儿把借款还上之后,王戎才喜笑颜开。


最后,王戎还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的“商人”。王戎小的时候因为李子出了名,晚年又因为李子火了一把。王戎家的李子很甜,不是路边的那种苦李,于是就有人想买他家的李子吃。但是王戎又害怕别人得到他家甜李的种子,于是在卖李子前,王戎就让下人把李子核钻破再卖。这真是难为王戎了,可能美国的公司是受到了王戎的启发,才发明了只能结果不能再次种植的转基因种子。






以上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力挺派,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神童不一定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我们似乎接受了这样的设定,但“打脸派”坐不住了,为首的是司马光,看看他的故事吧。


司马光年少成名,凭借的就是自己遇事沉着冷静,出手果断,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了,《三字经》里面也记载了司马光的事迹:“见危难,勇相帮,救溺童,司马光”。



成年后的司马光用现在的话说是三观比较正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为人诚信。虽说后来陷入了与王安石的“新旧党争”的漩涡,被宋神宗边缘化,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自己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时间长达十五年。

在这十五年中,,但他并没有浪费这十五年,而是做了一件比宦海浮沉更有意义的事情——主持编修《通鉴》,后来司马光把此书上呈给神宗皇帝,宋神宗十分重视,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这部书有多牛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可以相提并论,所谓“史学两司马”。




司马光的政敌、变法派王安石其实也很关注神童教育的问题,他曾经写过一篇散文《伤仲永》。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被迫到处“走穴”表演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神童也好、愚童也罢,千里马也好、驽马也罢,良材也好,朽木也罢,反应的都只是当下的状态,至于以后如何还在发展变化中。持续的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就会造就德才兼备的精品;否则只能得到有德无才的庸品、有才无德的危险品或者德才皆没的残次品。


我们的生活永远不缺乏“方仲永”,更不缺少“愚公”。

 

以上部分章节节选自连载文章《乱炖魏晋南北朝》。  

泽然史观:ID:ZRhistory

非主流历史爱好者,自幼喜爱读史,凭借对历史的热爱,创办“泽然史观”微信公众号。秉承“用接地气的话,讲高大上的史”的信条,专业搞笑、业余写作,力求用搞笑的文字解读严肃的历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