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他是司马懿最应该感谢的人,一生毫无污点,连董卓都被其折服!

他是司马懿最应该感谢的人,一生毫无污点,连董卓都被其折服!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关注微信公众号“朕听”(zhentingwx),给小主讲讲你不知道的奇闻趣事


现在,大家比较重视早教,都想培养出个神童来。其实,在古代也会对孩子进行早教的,不仅如此,国家还会对神童进行选拔予以重用,这种活动就是童子科。


童子科萌芽于汉代。那时凡是12岁以下、至少能背诵一部儒家经典的早慧儿童,,经面试合格,授童子郎。一旦被授予童子郎,即可为官,就是相当于“少儿后备干部”。到了唐代,开始正式设置了童子科,规定入选者年龄必须在十岁以下,到后来又改为十二岁以下。宋代以后童子科更加完善,大家耳熟能详的神童,当属杨亿和晏殊,他们就是通过童子科选拔上来的人才,后来都成为著名的有为宰相。





然而东汉时期,有一位神童却没有那么幸运,他竟然因为个子长得太高,不像小孩,差点被童子科给刷掉了。这位神童说起来,大家可能陌生,但是有一个和他相关的人物却大名鼎鼎,他就是司马懿,这位神童就是司马懿的亲哥哥,名字叫司马朗。


司马朗(171 - 217),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氏是汉末河内的世族,司马朗的祖父司马俊官至颍川太守,其父司马防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骑都尉等职。司马防对司马朗兄弟管教相当严格,要求他们“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因此司马朗兄弟很有规矩,勤奋好学,为人处世严谨。司马朗九岁的时候,有一个客人直呼其父的字,司马朗便对那人说:“轻慢他人的亲长,就等于是不尊敬自己的亲长。”那位客人只好道歉。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司马朗自小就熟读经书,加上聪明伶俐,很小就已经博学多识,名闻四方。据《文献通考·选举考·童科》载: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司马朗十二岁时,被推荐参加经学考试,结果他对答如流,被选为童子郎。虽然那时司马朗才十二岁,身体却长得十分高大强壮,监试官觉得他不像十二岁的孩童,于是怀疑他匿报了年龄,就质问他,并要否决对他的录取。司马朗眼看自己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就大胆地争辩道:“我家族中的人,世代以来身材一向都很高大,我虽然年轻幼弱,也不会有急功近利向上层攀援的习气,更不会谎报年龄以求得在仕途上早有成就,这不是我人生的志向。”闻听此言,监试官又进行了一番核对,确定司马朗的年龄后,觉得司马朗品行才能果然异于常人,是不可多得的神童,将来一定会有建树,就录取了他。


作为神童,此后的司马朗,果然在各个方面都展现了他非凡的能力。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进入洛阳,挟天子西迁长安,当时其父司马防正担任治书御史,应该一起西迁,而司马防看到战乱四起,就决定让年仅20岁的长子司马朗带着家人返回家乡躲避战乱。这时,有人告发司马朗想要逃亡,被抓住去见董卓,董卓质问他为何要背叛?司马朗毫无惧色,直言不讳地回答:“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乱中辅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秽乱,举荐了许多贤士。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功业的著大,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逃亡流窜。虽然您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并以重刑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希望明公有所借鉴。”


董卓被他说得只有点头的份,司马朗成功地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带着家人逃回了家乡,从而免遭战乱。直到曹操执掌局面后,司马朗才带着家人返回。


在司马朗二十二岁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曹操提拔他当了堂阳县令。司马朗虽然年轻,却不负众望,他治理政务相当宽惠,即使不实行鞭杖之刑,民众也没有触犯刑律的。当时,县里许多民众都被迁徙充实到都城里去了,后来县里征调百姓服役造船,人手不足,迁走的百姓闻讯后,纷纷私下相邀回来帮助他。之后司马朗又相继被任命为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每到一处,他都会推行许多好政策,为百姓办实事。平时,司马朗穿着简朴,吃的简陋,他这是以身作则以带动人们形成节俭的风气。因此,司马朗深受百姓的爱戴。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朗跟随大将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东吴,到达居巢时,士兵中发生了严重的流行病,司马朗亲自巡视士兵病情,给士兵们送医送药,他自己却被感染了疾病,不幸英年早逝,时年仅四十七岁。他留下遗言说:“刺史蒙国厚恩,督司万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疠,既不能自救,辜负国恩。身没之后,其布衣幅巾,敛以时服,勿违吾志也。”


就是这个差点被刷掉的神童司马朗,至死还是心怀国家,自愧未尽职责,他的遗言读来令人唏嘘不已。兖州百姓听闻他去世的消息后,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他。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签约作者。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