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民国往事4 - 聊聊比刘德华帅的蔡锷,比马未都懂收藏的张伯驹,比梅兰芳女人的袁克文

民国往事4 - 聊聊比刘德华帅的蔡锷,比马未都懂收藏的张伯驹,比梅兰芳女人的袁克文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聊到民国,大名士是绕不开的,这期讲几个与袁世凯有关的大名士的故事。


蔡锷,松坡先生,推翻袁世凯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我的校友。


至今仍清楚地记的,大学入学后不久,在学校陈列的著名校友长廊里,赫然挂着蔡先生的照片。我还很诧异,他怎么会在交大读过书。后来才知道他于1898-1899年在去日本留学之前,曾在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学习外语。虽然时间短,但说是校友也无误嘛。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由刘德华扮演蔡锷。刘德华固然帅,但真实的蔡锷,恐怕要比刘德华还帅。《让子弹飞》中,姜文说他原来是跟随松坡先生。其实姜文是想通过电影故事,塑造一个蔡锷的形象,但我觉得张牧之(姜文所扮演的角色)这个形象过于粗狂,离真实的蔡锷有点距离。



,也算是蔡锷带出来的高徒,他对蔡锷的回忆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白面书生”;民国副总统同样是蔡锷带出来的高徒,他回忆当年在广西军校里的一个细节,他说蔡先生不是常规的翻鞍上马,而是让马跑起来之后,以跳木马的方式纵身飞跃,骑上马背。我们脑补一下画面,这样的一个身怀绝技,文武兼备的英雄少年,是不是要比德华兄还要帅?


蔡锷1882年出生于湖南邵阳,16岁进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当时老师26岁,学生16岁,名师高徒,一时传为佳话,也自此与梁启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领导的护国运动都是梁启超参谋的。


之后赴日本留学,当时赴日留学的大部分学生都像鲁迅先生文章所讲的,都是去镀金,成天吃喝玩乐,根本就不是真正去学东西的,(现在我们出国的留学生大部分不也这样吗?这句话可能要得罪很多人了)相传蔡锷确实是真真正正在学知识,包括后来他二次赴日士官学校学习,成绩斐然,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之一。再加上自己的老师梁启超大力的宣传,蔡锷可以说是少年成名,与当时大名鼎鼎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有不相上下的名声。


辛亥革命的时候,,29岁就任云南省都督,真可谓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后来革命党与袁世凯妥协之后,袁为了笼络以及监视蔡锷,将其调入北京,任命为全国经济方面的一个冷板凳。,在小凤仙的帮助下,逃离北京,重回云南,发动推翻袁的护国运动。当时袁在全国口诛笔伐中登基,蔡锷第一个举起武装反袁的大旗,可以说是推翻袁世凯的最后一根稻草,蔡锷功不可没。


《让子弹飞》里映射的小凤仙


说到蔡锷,当然离不开小凤仙,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自古就是街头巷议,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蔡锷确实是在北京当差期间常去八大胡同,进而认识小凤仙。小凤仙是一位懂得琴棋书画的才女,才子佳人,自然是一见如故了。我相信蔡锷后来从北京成功逃离,小凤仙肯定是有帮忙的。


只可惜,天妒英才。蔡锷在34岁,正值自己声望顶峰的时候,1916年冬天就患病去世了,他的病因众说迷离(感兴趣的请自行百度。为尊者讳,我这里就不写了)。如果他没有早逝的话,恐怕民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再讲讲第二个与袁世凯有关的人,张伯驹。


张伯驹,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表侄,张镇芳的儿子,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袁克文,傅侗)。

民国四公子


我是在两个地方知道张伯驹先生的。一个是章怡和女士的书《往事并不如烟》中,他讲到了晚年的张伯驹。在她的书中所描绘的张伯驹和潘素夫妇,是一副闲云野鹤,世外超人的形象。另一处是马未都在他的节目中,有提到张伯驹先生,马说他的收藏固然多,“但比起张先生的,简直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张先生所收藏的每件都是国宝级,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有一半都是他(张伯驹)捐赠的。


张伯驹通过父亲以及伯父袁世凯的关系,早年进入北洋军阀的部队中任职,后来实在对军界这种打打杀杀没兴趣,离开而后投身过金融界,最终还是没兴趣,投身诗画和收藏。


他收藏的《平复帖》,《游春图》等等都是亿级的国宝,后来分文不要的全部捐献给国家。关于他变卖家产收藏的故事,网上有很多,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是说,张伯驹看上了一幅画,但自己没钱,他就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劝哄,也不起来。无奈,潘素只能答应说将不多的最后首饰卖掉,换钱买画。 听到此话,张伯驹才翻身爬起,用手拍拍沾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心满意足的回屋睡觉去了。



除了收藏,他自己写的诗词,做的画,书法也是一等一的高水平。我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著有大大小小的词集和诗集几十余本!这种大家也就是高晓松一直所讲的,掌握中华文化到精髓到精髓的境界,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张先生去时候,周汝昌,章伯钧等等对他的诗词才情都有很高的评价,其中下面一副评论我觉得最有代表性。


八十年 不识金钱 不识功名 不识谁家江山谁家主 只与我书我画  我挚爱一人 诗酒消磨老

三千界 欢喜鱼跃 欢喜鸢飞 欢喜儒子书声释子呗  要教此言此心 此风流气骨 薪火迢递明



第三个要讲的是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


袁世凯一生总共有17个儿子,。据说袁世凯曾经评价过他的几个儿子,他说:大儿子是残废(骑马摔断了腿),二儿子是个假名士,三儿子是个野心家。这里边当然不乏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一手将袁世凯推向皇帝(我后面文章会讲到),袁克文有名则是因为抗爹,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与父亲决裂。:你想当曹丕,我可不想当曹植!由此可见袁克文对自己的才情还是相当自信的。


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的一代梨园霸主袁世卿的的原型就是袁克文,电影中的袁世卿与历史上真实的袁克文是极其相似的。袁克文打小就可以作诗填词,被称为神童。就在他父亲称帝之后,作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不满,也劝父亲莫到“琼楼最高处”。


隙驹留身争一瞬,蜇声催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他对戏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与当时的名角都有很深的交谊。不但研究,而且他自己也能演唱昆曲。


袁克文戏曲扮相


除了喜欢戏曲,诗词,书法,收藏,这些他也是样样精通。后来跑到上海之后,常年浪迹于青楼。他曾纳妾数十个,而且大多都是名妓。据说他死后给他送葬的青楼女子就有上千人,活脱脱一个民国版的柳永。真可谓古有柳三变,今有袁寒云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民国时候的贵公子们浪迹于青楼,和当下的贵公子们浪迹于娱乐圈有什么分别呢?







友情链接